iPhone X、OS X、Space X、Model X、Xbox One、Google X……X到底有什么魔力,讓這些科技公司不約而同地用「X」來命名產品?
雖然NEX和Find X不再長得跟iPhone X一個樣,但這三款手機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名字中都帶有一個「X」,這只是一個偶然嗎?
顯然不是,「X」作為26個字母中占用空間最小的其中一個,卻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X是很多流行文化的代名詞,而那些著眼未來的科技公司尤其喜歡這個字母來起名。
iPhone X、OS X、Space X、Model X、Xbox One、Google X……
X到底有什么魔力,讓這些科技公司不約而同地用「X」來命名產品?
關于名中帶「X」的科技產品,這半年聽得最多的莫過于iPhone X,而在去年9月13日發表前,幾乎沒有人猜到蘋果這部十周年旗艦會跳過8和9叫iPhone X。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iPhone X中的「X」不是字母X,而是代表羅馬數字中的10,讀作「ten」,以此來紀念iPhone發表十周年。
其實macOS在2016年改名前也先后被叫做Mac OS X和OS X,這里的X同樣代表羅馬數字10。不過如果只是為了紀念十周年為什么不直接用「10」呢?
而關于iPhone X名字的含義還有一個有趣的解讀,有人認為iPhone X和鳳凰的單詞phoenix字母組合類似,象征著涅盤重生。
不過這種解讀更像是中國企業喜好的風水命名之術,但我也相信iPhone X不只代表羅馬數字10,而有著某種雙關含義。
在iPhone X之后以「X」來命名的旗艦機似乎多了起來,從最近風頭正盛的NEX和Find X,到傳言明年發布的折疊屏幕手機Galaxy X,手機圈刮起了一股「X旋風」。
那就是都有相對大膽的創新,承載了科技公司定義未來的野心。iPhone X的Face ID、NEX和Find X的升降式攝像頭,Galaxy X可折疊OLED屏幕,雖說不全是前無古人,但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無獨有偶,這樣的命名規律也在手機之外的科技領域若隱若現。
在Google內部,有一個專注研發各種黑科技,被視為Google創新精神的代表的神秘部門,就叫做Google X。
Google X的大部分項目被稱為「moonshots」,旨在實現那些看似非常瘋狂和不可能的創意。
而在前兩年,Google X更換了新的logo,新logo去掉了「Google」字樣,僅剩下了一個更為黃色的「X」。這足以體現Google對「X」的青睞,Google X負責人負責人Astro Teller曾表示:
Google [x]中的「X」開始只是一個占位,但后來我們發現「X」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名字,因為它很好地體現我們的創新精神。
X在代數中代表未知數,象征著在遇到挑戰時愿意走進未知的領域,并嘗試激進的新方法。
而在航空航天領域,「X」一般是experimental(實驗性)的縮寫,同時也有探索未知領域的含義。
承載馬斯克火星移民夢的Space X中的「X」,也有類似的意思。Space X的全稱是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X」則是Exploration(探索)的縮寫。
作為民營火箭企業,Space X取得了不少突破。今年2月,Space X的獵鷹重型火箭首飛發射成功,成為了人類現役最強的運載火箭。
其實Space X的「X」也是從美國眾多航空前輩那里繼承下來的,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為探索未知領域開啟了X系列試驗飛行器的研究,1945年世界上第一架火箭動力試驗機X-1首飛成功。
此后X系列飛行器不斷發展,從X-1到X-50,這個系列的試驗飛機創造了多項人類飛行史的記錄,比如第一次突破音障、第一次飛到了30000米、60000米、90000米的高空、第一次使用合成金屬制造飛行器主結構、第一次火箭洲際航行……
X系列試驗飛行器也為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奠定了基礎。
從上述例子可看出,科技公司愛用「X」來命名,主要是認為X代表了一種用于探索未知領域的創新精神。
這不難理解,可為什么偏偏是X?
雖然「X」在航空航天領域從上世界40年代就流行,但在消費電子領域,X的流行還是從上世紀60年代,個人電腦進入消費級市場開始。
當時的消費電子品牌大多比較直白,從產品名你就能基本了解它的主要功能,就像「冰箱」和「洗衣機」一樣可以顧名思義,但對于個人電腦這種產品來說就不一樣了。
當時大多數消費者對個人電腦還比較陌生,而個人電腦是個比較抽象的名字,電腦的很多用法有待挖掘,也就是說廠商當時推銷的是個人電腦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
這種抽象的屬性決定了科技產品需要一個承載未知可能性的代號,最終X被賦予了這一重任。在90年代到21世紀初,一大批科技互聯網公司用「X」來給自己起名:ImageX,eBenX,Xpedior,Xcare,Exult,Webex……
正因為X代表了未知的事物,充滿了想像的空間,讓人好奇,讓這個字母擁有一種特殊的魔力。
傳奇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第一次提出用X世代來形容在二戰后出生的一代人:
我們稱這個未知的世代為X世代,這世代中,我們意識到,縱使我們滿腔熱誠,有些事情還是憑我們的財力及能力都做不來的。
后來又出現了Y世代(千禧一代),以及由95后和00后組成的Z世代,這三個世代的命名顯然是來自笛卡爾最開始那三個代表未知數的字母。
在科幻作品中,X也是十分流行的元素。不少人的童年和青春期可能都看過一部科幻懸疑美劇《X檔案》(The X-Files),片中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無法偵破的離奇案件命名為「X檔案」。
而在漫威作品改編的電影《X戰警》中的「X」,則代表著讓變種人擁有未知特異功能的X基因。
X這種科幻屬性可能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科技產品,科幻小說Reloaded :AI Reborn的作者Isaac Hooke表示:
X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讓某樣東西看起來酷炫和有未來感,能夠營造一種神秘感。過去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會把自己簽為X,這讓人好奇這個人到底是誰。
不少作家深諳此道,比如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他其中一部經典推理小說就叫做《嫌疑犯X的獻身》。
關于X的延伸含義還有不少,比如X-sports是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s)的縮寫、英國知名的音樂選秀節目《X因素》(The X Factor)中「X因素」代表某種明星具備的氣質,過去電影分級中X級代表比R級更加不可描述的內容……
科幻、未來、挑戰極限、高品質……這些都是與科技公司高度匹配的屬性,也難怪這些公司經這么愛用X來為自己的公司命名了。
如果你胸懷星辰大海,希望你的公司或者產品看起來更具前沿性和未來感,那就在名字中加個「X」吧,馬上逼格滿滿牛逼閃閃。
好名字根植于策略,而非天馬行空,如果您對科技公司取名依舊無從下手或者有更高要求,您可以信賴我們-探鳴公司起名網,擁有中國前沿的品牌策劃師與命名師團隊,進行過數千次的公司取名與品牌取名經驗,理論研究與實戰命名的踐行者,高能高效。微信:i-named
為什么科技公司喜歡用「X」來起名?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案例部分為探鳴起名網原創命名,文章部分為探鳴起名網原創,謝絕轉載。
網頁所列文章與案例均為探鳴起名網原創,版權所有,謝絕一些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移動端間距小一點就好。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
添加探鳴顧問微信
解決命名所有問題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點擊“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即可
復制成功
搜索感興趣的內容